北京疫情已经过了感染高峰期******
从今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作为首都,北京接下来将怎么应对?如何更有针对性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央视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市代市长殷勇。殷勇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下一阶段要科学地构建疫情的监测预警体系,对于新的变异病毒加强监测。
科学监测预警防好病毒变异
殷勇表示,“乙类乙管”不是不管,政府仍然要担当起疫情防控的相关责任。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应该说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新的能力。下一阶段我们就是要科学地构建疫情的监测预警体系,包括一些哨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对于新的变异病毒我们加强监测,防止有变异以后可能会冲击我们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老年人血氧浓度降低可到社区医疗机构吸氧
殷勇说,要观察疫情在社区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包括监测排污等,尤其是新的变种病毒可能带来的影响。这里主要就是老年人,还有有基础疾病的一些人,也包括儿童、孕妇,还有残障人士这样的群体,让他们尽可能地降低感染的风险,有一些老年人血氧浓度降低,可以到社区的医疗机构去吸氧。要继续推动疫苗接续接种,对于一些有重症风险的人群,可以及时提前进行一些医疗的干预措施。
要建强基层医疗让老百姓更方便
殷勇说,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120的转运、门急诊接待,以及重症救治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要建立分级分层的医疗体系。
这次疫情中,基层医疗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贴近百姓,非常方便。所以要加大向基层配置医疗资源的力度,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要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
殷勇说,要构建整个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服务保障能力,包括快递、外卖在内的重点行业,要帮助这些企业做好防护,以及人力上的准备。还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过去三年企业很不容易,承担了整个防疫的大量社会成本,要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确定今年的经济增长、税收指标与企业相关的时候,会考虑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的资源、财力等,去恢复和发展。(据央视新闻)
房企密集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
本报讯(记者 鹿杨)过去一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近日,多家A股上市房企陆续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在65家发布预告的房企中,约有4成房企预计将实现盈利。
根据Wind披露的数据,截至2月1日,已有65家A股上市房企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在2022年预亏的房企中,世茂股份、格力地产、金科股份、华侨城A、首开股份等10余家房企是近年来首次亏损。其预亏金额低的几亿元,高的上百亿元。其中,预亏在百亿元以上的有中天金融、荣盛发展、蓝光发展等7家房企,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经营亏损、减值计提等。
具体来看,华侨城A预计2022年1至12月业绩首亏,归母净利润亏损约80亿元至11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58%至389.54%。
据华侨城A公告披露,2022年上半年,华侨城共有32家景区、29家酒店、1家旅行社、8家开放式旅游区等。华侨城A表示,本报告期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降、由盈利转为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旅游景区业务受疫情的冲击严重,亏损金额加大等。
首开股份的业绩预告也显示,其在2022年陷入了首次亏损,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0亿至15亿元。其表示,受房地产市场周期以及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旗下部分项目销售进展放缓,房屋销售收入出现下滑。
此外,在已公布业绩预告的房企中,约有4成房企预计实现盈利。其中,华夏幸福、大名城和冠城大通等3家房企预计实现扭亏为盈。
1月30日晚间,华夏幸福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其预计2022年度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至16亿元,较2021年的-390.3亿元大幅提升。华夏幸福解释:“本报告期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因本报告期公司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基于债务重组进展而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所致。”
此外,大名城也在2022年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至1.7亿元。冠城大通则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5000万元到7500万元。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