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高兴的向窗外挥手作别 陈龙 摄
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个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丰富物质文化供应,做好春运出行保障。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防疫体系运转,统筹各种医疗资源,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做好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管理,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近期主要抓四方面工作:一是摸清底数。二是建立健全包保制度。三是以发放健康包的方式切实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四是创新方式关心关爱重点人群。
毛德智表示,近期,为全国近60万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117万多个指氧仪,配备制氧机方面,首批为832个脱贫县乡镇卫生院配备制氧机,已经到位77%,第二批为其他的乡镇卫生院配备的制氧机从1月17日已经开始陆续发货。农业农村部还将会同工信部、卫健委一起再为一些农村地区配备免费的镇痛小分子药物,解决农村地区药品紧缺问题。
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恢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各省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都已经度过。在正常医疗方面,也有恢复正常的迹象。
郭燕红指出,全国普通门诊在逐步恢复,同时,普通门诊当中新冠患者比例在逐步降低,到1月17日非新冠的在普通门诊的就诊率达到99.5%,门诊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住院患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住院患者中非新冠患者的住院比例大幅度提升,1月17日已经达到了85%,住院的正常诊疗也在恢复。
此外,住院患者手术量在12月9日到31日呈现下降趋势,1月1日以后就呈现了稳步提升的态势。2023年1月17日比2022年12月7日住院的手术量,已经上升超过了20%。这些指标都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得到恢复。
春节返乡回家看望老人如何做好防护
春节即将来临,大量人员陆续返乡,流动性加大,偏远地区、感染率比较低的地区疫情传播风险加大。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以及没有感染过、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要重点加强保护。
一是在返乡初期,就是刚刚回到家的时候,返乡人员与家中老年人接触时要戴好口罩,要注意一些咳嗽礼仪。
二是加强健康监测,在关注自身健康监测的同时,尤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新冠感染相关症状或者抗原核酸检测阳性时,要及时就医治疗。
三是在家中就餐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
四是建议老年人尽量不要参加大规模的家庭聚集活动,如果聚会聚餐要减少人数、缩短聚餐时间,聚餐时合理保持就餐距离,做好防护。
五是要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尽量避免长途旅行。如果需要外出的时候,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在戴口罩的时候要注意口罩的密合性,要把口鼻遮住,贴合面部,另外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感染风险高的场所时要戴医用外科或者以上级别的口罩,另外也要及时更换口罩,注意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完)
“神兽”巡街,古画“活起来”……这场“云联欢”可太有看头了!****** 正月十五到, 今宵灯火明。 元宵晚会看什么? ![]() 瞧 上海豫园花灯满,神兽巡街庆团圆 奇幻花灯秀《瑞兽闹山海》 依靠AR技术, 描绘《山海经》中 神兽闹新春的喜庆场景。 屋檐上的麒麟吊着灯笼, 为游荡在院内回廊的青龙引路; 专好音律的囚牛蹲在屋脊上, 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 “春神使者”玄鸟在豫园上空盘旋, 向攒尖顶上的祥兽“问好”, 致意祥和安宁! ![]() 观 洛阳城内灯如昼,鱼灯傩面街上行 簪花儿郎头戴面具跳起傩面舞, 驱赶疾病晦气。 珍珠面的女子们手擎鱼灯起舞, 企盼年年有余。 舞蹈《元夕之约》 与观众相约洛阳古城, 回到宋朝上元灯会闹花灯! ![]() 听 春夜笙歌迎佳节,花腔民乐交错鸣 B站up主“自得琴社”, 与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 歌手鞠红川 联袂创意演绎, 大唐古乐电音版《达拉崩吧》。 以让中国古画“活起来”的方式, 讲述中国传统五声音调名称, 民族乐器、古代八音、汉族传统记谱法等。 画面和人物体现中式秀美, 风格活泼可爱! ![]() 赏 月下起舞弄双影,苏子与妻情意绵 青年舞蹈家胡阳、华宵一用双人舞, 再现苏轼和妻子王闰之的爱情, 舞步婀娜多姿、刚柔并济。 还有还有! 虚拟人物洛天依演绎《诗经》名篇, 相声演员孟鹤堂、周九良 演绎的民间小曲《打新春》, 用诗意的方式 向全球华侨华人送上祝福! ![]() 四海团愿景,春来万象新。 国潮正当时, 上元之夜花样玩不停! 北京时间2月5日15:00, 敬请期待 “四海同春” 2023年全球华侨华人新春云联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