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楚国朝堂尚红
楚国的漆器从诞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在今天两湖一带,我们依然可以在博物馆中寻觅到各具特色的楚国漆器,这些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楚国文化的风采与韵律。今天,漆器的制作在湖北一带依然盛行,目前我国已经将这种漆器的制作手艺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传承数千年的技法,经历了两千年的风雨后,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湖北专刊下),2019年第2期。
鲁西奇:《中国历史上的空间结构》,华中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戏曲艺术焕发新的魅力和风采******
图为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刘冬昆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正是缘于中华文化源源不断的滋养,戏曲艺术才能卓然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璀璨夺目。
研究和发展戏曲艺术,要立足艺术本体,探寻戏曲之所以成为戏曲的内在规定性,进而以守正创新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戏曲艺术焕发新的魅力和风采。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是戏曲艺术的根本价值所在和生存发展的社会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勉励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创作研究和传承发展上面临新使命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从新的历史方位出发,从文化根脉、艺术特质、价值功能等多维度深入挖掘戏曲艺术宝藏,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有效激发戏曲活力,以新时代梨园新声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厚植文化根脉,彰显民族特性
放眼古今中外,任何艺术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和文化土壤,具有差异化的地域和族群特色,戏曲艺术亦然。戏曲植根于人民生活,吮吸着民族文化的丰厚养分,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基因,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群众基础和人文基础。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